摩论道,研思砺教——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范生来校半日见习
发布日期:2025-03-31 13:46:56   作者:大同中学   

327日下午,周珊珊老师以“感悟悲剧的力量”为主题开展《窦娥冤(节选)》《哈姆莱特(节选)》联读教学。她将单元学习任务中的鲁迅名言拆分为“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三个关键短语,通过梳理戏剧冲突、品读人物内心、探究悲剧意蕴三个紧密连接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课堂主问题,从而深化对本单元悲剧作品美学价值的认识。此外,她还在教学中引入对“豆包”回答的批判性讨论,引导学生珍视人的能力与价值。通过观摩,师范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目标的层级化拆解对激活学生高阶思维的促进作用。

陈天琦老师《“转”入藕花深处》作文课立足智慧教育平台实现多屏赋能、动态生成。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直面语文写作中“狗尾续貂”的困境,通过“补写倒数第二段”的专项训练获得能力提升。她融合讨论、评价、练习等教学方法,在短短四十分钟内中完成了“讨论梳理—写作实践—互评互学”一连串复杂的教学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思维的深度。师范生们惊叹于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巨大潜力,更佩服于陈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写作方法智慧。

点评环节由黄浦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杨勇主持,高一语文备课组长戴峥嵘、高二语文备课组长宋士广对两节公开课的备课历程和授课表现进行了分享点评,陈天琦分享了去年上海市基础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备赛思路与经历。杨勇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支架、评价活动四个方面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师范生们从多维度的专业点评中领悟教学反思的闭环价值,对如何充分利用教科书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形成了更加明晰的认知。

朝露虽晞,润泽长存。通过本次见习,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师范生们总结归纳先进经验、反思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传统与现代的“华丽融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在两位优秀青年教师的身上看到了教育理想信念的诗意镜像。

撰稿:陈奕珩

摄影:郦寅

上海市大同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上海市南车站路353号

电话: 63160973 邮箱: datong1912@126.com 邮编: 200011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11号
沪ICP备 15052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