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弘扬建党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7月2日-4日,第42期学生党章学习小组的22位同学,在4位导师徐希来、章轶、汪逸轩、郦寅的带领下,前往浙江开展三天的红色研学活动。
党章学习小组是大同中学学生党建的品牌与特色,迄今为止已走过了42个年头。跨越岁月的长河,近距离触摸石碑与旧址,感受历史脉搏的跳动,大同学子在青山绿水间寻找红色印记,每一步都踏着先辈的足迹。党章学习小组的红色研学,是一次在实践中领悟革命精神的宝贵机会,激励学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回望中汲取力量,在前行中传承希望。
步入南湖革命纪念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艘复原的小小红船模型,仿佛在诉说着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里宣告成立,犹如一颗火种,在风雨飘摇中点燃了民族解放与复兴的希望之光。随着步伐缓缓移向各个展区,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详实的解说,无不在诉说着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与智慧,他们以坚定的信仰和不懈的努力,为中国的未来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这些展品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
在纪念馆的沉浸式体验中,大同学子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年轻的革命者并肩同行,感受到了他们在逆境中坚持理想的不易,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这种精神的力量,穿越百年时光,依旧激荡人心。红船虽小,却孕育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巨大力量;场馆不大,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与梦想。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对过去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未来的展望。
第二站是浙江诸暨的俞秀松故居。俞秀松,一个在中共党史中熠熠生辉的名字。他的故居纪念馆以其独有的方式,讲述了一位革命先驱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他的童年趣事到求学之路,再到革命生涯的点点滴滴,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照片背后,都蕴藏着深沉的情感和不朽的精神。尤其是他的亲笔信件和日记,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怀,让人感慨万千。
在纪念馆的中心,一尊俞秀松的雕像静静矗立,坚毅的目光仿佛穿透时空,注视着每一位到访者,提醒后人铭记历史,不忘来时之路。俞秀松个人的英勇事迹,代表着那个时代无数无名先辈们的无私奉献。他们将自己的生命许给国家,以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大同学子要敢于接过先辈的接力棒,努力发光发热,绘制出属于我们的时代篇章。
同学感想:
高三1班 林靖宜:
踏足嘉兴南湖,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回到了激荡人心的历史瞬间。湖面上,红船静卧,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见证了一大代表们的庄严承诺。站在这片充满革命气息的土地上,我深刻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它如同南湖之水,虽静谧却深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红船精神,不仅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时代的精神坐标。它教会我们,在风雨兼程中坚守信念,在艰难险阻前勇往直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传承这份红色基因,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南湖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激励着我们以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让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用青春的热血,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高三6班 曾德钰: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此次南湖革命纪念馆研学活动,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百年来中华大地的惊天动地,革命的不易和至死不渝的顽强意志。我为自己胸前佩戴的团徽感到由衷的骄傲。当我们屹于南湖革命纪念馆前的这片庄严的土地上,面朝骄阳,回望馆内那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画面,我的心为之肃穆,眼前的红旗更加鲜艳高扬。五四运动以来,一代代中国青年冲破束缚的架势,作为新时代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员,时代赋予了我们沉重而又殷切的期望。从今天起,我将牢记历史,赴时代之约,颂青春篇章!
高三8班 洪万灏:
今天,党章学习小组前往浙江南湖纪念馆,追溯了党成立前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封建历史。我更加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人民、中国革命的主心骨作用。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参观了俞秀松故居,聆听其后代对党的初期建设者童年时期教育的评价,更加明白了教育对立志、立德树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