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中学2015-2016年创建市文明单位特色项目介绍
发布日期:2016-12-01 12:00:00   作者:   

 

开放包容,文明共享
——上海市大同中学创建市文明单位特色材料
上海市大同中学,创办于1912年。百年筚路蓝缕,学校高扬“爱国育才”的旗帜,以“笃学敦行,立己达人”为校训,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改革,服务社会,发展自我”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以神圣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担负起“教育为民、服务社会”的时代责任。 
一、坚持改革,全面发展,育时代优秀大同人
2015-2016年,大同中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上海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未来高校将根据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考察录取学生。新制度的出台在理念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评价导向上增加学生的选择制度的改革必然带来课程、学程的变化。
为了响应改革,我们优化了学校课程方案,加强学校课程统整方案的深化研究,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的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探索“书院制”培养创新潜质学生和特长学生的课程实施模式,以创新素养培育项目试验为抓手,进一步推进自主研修课程开发和实施,进一步完善CIE课程体系;我们启动青年教师计划,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成立由骨干教师领衔的七大专题工作坊;我们坚持学习个性化、学程学段化、标准具体化、内容模块化、开展“走班制”探索,逐步实现“一人一课表”,满足个性特长学生需要的学程。
此外,综合素质评价与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未来高中生的发展定位日益趋向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人文底蕴、民族意识、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这要求我们的德育必须从自身做起,调整中心,聚焦生本,关注学生全面而有质量的成长。
为此,我们以《推进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策略研究》课题为驱动,以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推进班主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修改和完善《大同中学学生手册》,构建大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我们深化预备期课程,进一步完善大同中学人生导航机制,建立成长导师制,制订《大同中学学生(高中)生涯规划及指导手册》;我们构建大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大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建立大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字化平台。
二、百年积淀,一以贯之,在传承中追求卓越
在百年的积淀下,大同文化与大同精神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坐标与导引,成为浸润于学校发展中的无形财富,是学校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它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发展形成的,渗透于学校价值观、制度、章程、教学目标、行为准则、物化环境等。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改革背景下所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核与大同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可谓一脉相承,与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在文化建设中孕育学生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构筑文化建设内涵,这一辩证思考,成为上海市大同中学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理念。
为此,我校认真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黄浦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落实大同中学发展新五年规划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在秉持大同校训“笃学敦行,立己达人”及培养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未来大同学子的五大素养(全球意识、民族情怀、责任担当、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与八大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效学习能力、信息与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行动能力、创意创造创业能力、批判反思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努力贯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弘扬大同文化,践行大同精神。
三、开放包容,文明共享,育优秀文化扬大同精神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一部部无声的教材,对于学校内部的资源,我们采取“开放”策略,推进教育与社区的相互融合、双向服务,让学校资源在社区共享中展现生命力。
(一)坚持校园开放,推进校区共建
我校坚持场馆资源面向社区开放。仅2015年度,我校在学期中累计4次面向社区乃至全市开放校园,涉及大同博物馆、大同广场、校园“三墙”、自得楼创新实验室、足球场、室内篮球馆等场地,现场配学生志愿者进行引导、讲解、实验演示,共计吸引1000余人次的市民前来参观,使广大居民体验和认识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
此外,我校充分利用400米标准跑道、足球场、篮球馆、大礼堂等场地设施优势,积极打造社区居民“一刻钟文化圈”,辖区居民在走出家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可以走进大同校园享受音乐艺术、体育健身的便利。无论是上海市民文化节的重要活动,或是加强半淞园路社区企事业单位、楼宇园区青年之间的交流互动,还是践行全民健身的理念,学校都积极提供场地和服务,甚至主动参与,例如组织校合唱团参与演出等。5月9日在我校大礼堂举行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二战题材作品音乐会;6月30日,在我校三成楼室内篮球馆举办的“我们一起乐”青年趣味运动会;9月19日,在我校篮球馆举行的2015年上海市社区体育联盟赛——陆上划船器运动社区大赛。2015年暑期,我们更是克服学校场地大修的困难,在确保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坚持开放操场、大同博物馆、室内篮球场等设施,努力满足社区居民的艺术文化与体育健身需求。2016年暑期,我校更是举办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与来自中国、韩国、德国、喀麦隆的参赛队员共享足球盛事,在足球运动的碰撞下增进理解、深化友谊。
(二)以社区为课堂,提升学子综合素养
社区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能力的学校,学生的社区生活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我们充分利用社区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走进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验证,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区教育贵在坚持,重在全面发动。我们通过全员动员,精心构思,积极组织,让每一位学生在社区教育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和志愿者精神,在社区服务中学习无字之书、提升自我素养。其中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例如自2008年伊始坚持至今的一年一度的学生社团进社区活动。以2015年为例,3月11日,我校派出了11个特色社团走进社区,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乐翊社的歌词接龙、围棋社的下棋擂台、先锋社的理论宣讲、绿色飞扬社的环保知识普及、现代视觉艺术研究社的画作介绍、文学社的有奖竞答、音乐类社团和艺术类社团的表演展示,既为大同学子搭建了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挖掘自我潜力、释放青春魅力的平台,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和社区以及社区居民的思想交流。
又例如一班一居委活动,至今已坚持了10年之久。学生们通过多种不同活动向市民进行文化辐射:定期举办学习班,上居委会开设消防讲座、禁毒讲座,组织策划文艺演出,打扫卫生,整理图书,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等,实现了社区与学校联动。再例如,我们建立了激活场馆资源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将社区资源分块分类分点,发动学生服务社会,学生们通过在半淞园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三山会馆、半淞园辖区轨交站点、上海市当代艺术博物馆、黄浦智力助残团队、外滩历史纪念馆、电信博物馆和普育西路公益文化中心等场馆进行志愿讲解,向广大市民传递场馆的文化资源,既能提升市民朋友的文化素养,也能促进高中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近一年来学生志愿者参与人数共计333名,服务时间合计约3997小时。
(三)统整教育资源,辐射社区文化
1.劳模爱心学校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社区学校是社区教育的主渠道。历年来,我校坚持社区学校课程的开设。针对本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选派在职的优秀教师开设课程。每年约有近3000人次接受教育培训。2015年9月,在为坚持多年的劳模爱心学校这一黄浦区爱心助学品牌项目提供场地及后勤服务的基础上,我们又开设了劳模爱心学校高中部的课程,时间为每周六上午,学科为数学,目前共有10位教师开设了12门专题,学时数18小时,服务社区学生近500人次。授课教师有市区骨干教师、数学奥林匹克教练、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劳模的精神已经成为每一-位大同老师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教育的实践力和影响力。
2.大同博物馆的开放
大同博物馆是学校百年校庆的重点工程之一,它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史,更是一部浓缩的国百年教育史和爱国运动史。2014年以来,作为上海市校外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学校多次举行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开放日活动,大同博物馆作为其中重要的社会实践场所,承担了“博物馆讲解员”职业体验项目,接待了数以百计的中小学生参与体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5年起成为黄浦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为半淞园路街道所属中小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服务,目前已接待社区居民参观上百人次。在每年的本市及外省市兄弟学校的来访中,大同博物馆更是承担了逾3000人次的考察学习任务,它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及展示大同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的重要场所。
3. 心理教育进社区
我校是黄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定期向社区开放心理咨询室等心理建康教育中心的场所及设备,包括招待室、成长活动室、宣泄室、馨语室等,总面积达到250平方米。2015年9月始,每周二下午1:30-5:00,向本区兄弟学校教师免费开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共计接待1000多人次。我们还为家庭教育及社区提供咨询和服务,组织咨询室参观、专家讲座及现场咨询,让社区学生和家长现场感受心理咨询室的各项功能,使之能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形成。
4.艺术教育共欣赏
2015-2016年,我校坚持民乐团和管弦乐团进社区,开展“大同之声”社区音乐会。在这里,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与西洋艺术相互交融,奏出别有一番风味的动人乐章。演出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欢迎,共有近200位社区居民聆听了音乐会。2015年11月,面向社区开放的艺术节校园行活动之“灵魂出窍的舞动”印度拉贾斯坦乔西乐团交流演出在我校成功举行。2016年,我校又一次与上海市国际艺术节中心合作,贵州提线木偶专场演出活动获得了师生以及社区居民的称赞和一致好评。
2016年7月,沪台中学生艺术交流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来自台湾的20名高中生在我校大礼堂参加了丰富的交流活动。2016年10月,大同中学管弦乐队作为2016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申爱到底”音乐站的表演乐队之一,在复兴中路西藏南路路口进行表演。让艺术家们走进校园、走近社区居民,为广大学子及社区居民搭建起了一个感受和体验艺术魅力的平台。今后我们也将坚持为社区居民提供陶冶情操,升华自我的机会,丰富社区区民的日常生活。
 
面对新世纪、新挑战,大同中学在百年的历史积淀中,正继往开来,求实创新,贯彻“笃学敦行,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包容,文明共享”的理念,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勇担社会责任,办一流实验示范校,育时代优秀大同人。

上海市大同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上海市南车站路353号

电话: 63160973 邮箱: zxdat@hpe.cn 邮编: 200011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11号
沪ICP备 15052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