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008年学校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06-01-06 12:00:00   作者: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创建,是学校承继办学传统,彰显学校特色,夯实发展基础,丰厚学校文化的历程。大同中学自1999年启动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规划实施到2005年被首批命名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历时六年,在市、区领导和专家的关爱和指导下,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坚持改革,服务社会,发展自我”的理念,围绕“坚持课程改革,实践现代教育”的发展主题,通过“两个构建”(构建学校个性化课程体系、构建学校德育操作体系)彰显学校现代化发展特色;“一个聚焦”(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学校现代化发展理念,“三个建设”(学业评价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本管理制度建设)充实学校现代化发展内涵,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化,提升学校现代化发展的平台,努力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艺术与科技教育等素质教育和谐发展与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学校办学成绩突出,实验示范作用显著,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高水平、高品质的现代化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基本的框架。
2006年——2008年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正逢国家和市区“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区“十一五规划”,以“经典黄浦,精品教育”为发展主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努力打造“活力大同” ,再通过两个“三年规划”的实施,在2012年大同中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基本实现学校体现教育现代化高水平、高质量、高品质的,有上海特征、大同特色、与国际大都市精品教育相匹配的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校的目标。
“活力”是大同新三年发展的主要精神特征。“活力”,是指大同精神风貌、文化文明的和谐力;“活力”也是指学校在课程改革、德育工作、现代学校制度探索上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活力源和活力的最根本特征;同样,“活力”也是大同夯实内涵、筑高平台、做大品牌、服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力。以“和谐”、“创造”“可持续”的精神,使大同成为黄浦教育精品中的“精品”。
“活力”是大同新三年发展的主要指标。德育工作“走入社会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形成生动活泼的育人局面;课程改革培育精品,活跃课堂,富有生机活力;学校管理灵活机制,源头活水激励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德育建设
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及市区德育工作会议等精神,坚持教育工作全过程“树魂立根”,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加强德育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研究新形势,探索新方法,拓展新途径,开创学校德育新局面。
(一)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民族教育和生命教育,积极贯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践行并持续完善《大同中学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实施纲要》,形成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并与培养“既能传承优秀文化又有现代文明意识”的人格健全、才力出众的大同学子相结合的德育实施体系。
 结合学校文化特点和学生实际,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大同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总目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抓住各阶段重点,按年级、分层次、有侧重点地持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德育环境,使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强化体验感悟环节,让学生走进社会,在社会中体验,在生活中感悟,在体验感悟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可与践行。
(二)启动高中学生“导航计划”,关怀学生成长每一刻,构建学生发展咨询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奠定学生人生规划的基础。
     高中学生“导航计划”旨在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的高中规划、心理辅导、未来发展提供有针对性地专业指导,其内容包括:
“高中导航”计划:新高一年级入学专题辅导,动员全校教师力量形成志愿者辅导队伍,在半个学期中,每人以导师身份义务指导几名学生,开展学业、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高中导航。
“心理辅导与校正”计划:对班主任队伍进行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学校的心理咨询体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行过程指导与帮助。
“发展咨询”计划:采用通用科学测评指标体系,进行学生初态学业(特长)测试,建立学生学业特长发展档案;利用校外专业机构指导成立一支学生学业发展咨询员队伍,提供学生学业发展咨询(主要是选课咨询和志愿填报等咨询)
  (三)发展以课堂为主阵地的课程育人渠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有特色,学科融合操作精细化,营造时时、处处受教育的大课程环境。
    充分挖掘各基础学科的德育点,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形成融德育于教学过程中的新鲜特色经验。
继续实施并修订“大同文化”课程,重点开发和建设《大同文化》、《文博》、《生命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生活能力的“公民生活”等有特色的拓展型课程。
拓宽德育载体,充分借助社区、校友等校外资源,邀请各行专家,结合学校拓展型课程,开设“大家讲坛”,营造校园人文科学环境。
发挥学校“二期课改”的优势和经验,把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相整合,使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内容上渗透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构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课外教育体系。
(四)拓展德育实践主体化时空,强化体验感悟的环节,搭建新平台,开创新载体,完善学生开展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我教育的机制。
强化值周班“示范、学习、服务、管理”的功能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促进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责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依托社区和校外教育基地,以校外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实践系统化、基地化、社区化建设。与董家渡街道及其17个居委建立共建文明协作关系;以2007年上海举办残奥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社会志愿者活动开展。
注重常态长效管理,健全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团组有章程,活动有计划,过程有调控,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指导力度,努力形成社团成员全覆盖、社团类别广领域、社团活动有特色的局面。
(五)完善学生德育评价机制,进一步改进评价的方式和操作方法。
以多元评价为指导理念,创建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成长档案,通过成长档案,形成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校本德育评价体系;
借助上海档案馆的专业支持,建立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网络版)德育评价档案。
(六)建设浓郁全员育人氛围,提升以班主任队伍为骨干的教师育德育人专业素养。
以提升班主任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为目标,全方位提高班主任实施《两纲》的综合能力,借助团体心理培训等比较先进的培训方式,形成富有校本特色的培训模式;通过努力,力争在三年中培养出1-2名在市区有影响的优秀班主任典型,形成一个5—7名年轻班主任组成的特色班主任群体,出版若干本富有校本特点和时代特色的班级管理方法的书籍。
建立由校长室牵头,任课老师、班主任、学校各处室中层管理者共同参与的课题小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探究激发全员育人的学校管理机制和体制。
创设“人人是德育导师”的学校氛围,以党员教师为突破口,以学生人生导师为平台,依托学校文明班组创设,加强课任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进一步构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育平台和网络。
    学校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校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载体。学校二十年课程教材改革的历程,在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建设、课程管理与学业评价等方面创造性的探索,为大同课改品牌的打造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将二期课改的理念、方案与学校积淀的课改经验相结合,学校课程改革与建设在“课程目标整体性、课程结构多元性、课程教学差异性”原则上,坚持走“精品化”、“个性化”道路,保持学校在课程改革上的领先作用和品牌地位。
 
(一)进一步改革以基础型课程为主干的学校课程体系,以学习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为核心,以分层、分类(领域)选修为特征,完善基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组合式课程计划”。
“组合式课程计划”实现与学分制课程管理制度的有机整合,建立新的学分制管理框架下的课程实施体系。该课程体系要在原来“三个立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施的开放性、选择性和灵活性,使课程实施做到三个“更加有利于”:更加有利于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更加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改进“课程标准实施校本化”工作,执行“大同中学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建立针对大同学生特点的、分年段要求的执行标准和保障系统。
合理布局课程,逐步推进纵向年段分布与横向显性隐性结合、短期长期配套、微型学期组合的课程实施体系完善。
推进“资优生”培养工作,改善外语(德语、法语)实验班、理科实验班的课程实施计划,形成更加有利于特长生发展的课程实施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开发,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以科目整合为策略,推进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发展学校课程建设的哲学,学校课程建设围绕学校培养目标,在原有“八个方面”的探索上,应该把重点放在为学生未来成长奠定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科学素养、追求超越的创新意识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与底气等四个方面。
培育特色学科,以基础型课程为核心,本着“加强基础,促进提高,激励发展”的原则推进学科课程建设。从课程理念、课程建设、教学特色、资源开发、梯队培养、科研水平等方面着手开展“精品学科建设工程”。
打造校本“精品课程”。在保持校本拓展型课程数量优势的基础上,推进“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工作。做好以“大同文化”、“STS课程”、“知识论”、“双语课程”、“综合课程”等特色课程为引领的一批校本课程的实施规划、教材建设和资源开发工作,力争三年内打造10门左右有示范辐射作用的校本“精品课程”。
积极开展“E-learning”课程实验。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和开放特征,大力加强网上开放性课程建设;利用互联网络平台和国外姐妹校课程资源,尝试跨国度、地域、文化的课程网络教学。
整合“2049项目”科技课程资源,探索校本的科技课程实施体系;推动科技教育“大课程”建设,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形成科技教育的校外课程体系。
(三)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与学业评价的制度,以“学分制”为基本管理与评价手段,多种管理与评价策略共同支撑的平台初步构建。
确保“学分制”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在表现学生课程学习经历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学分制”制度反映学生素质结构差异、个性能倾多元、过程发展不同上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完成国家课题《高中学分制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学业管理与评价功能的研究》。
规范学业评价的程序,细化学业评定的规则,探索简便、科学的评定技术,与学分评定相配套,深入研究学科学业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在高一试点的基础上延续实验,三年内各学科建立起学科学业综合评价体系。
完善“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的功能和作用,重点加强课程研发、课程评价上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打造学校课程科学管理的平台。
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加大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与学生学业管理和评价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力度。
    教学和教研制度建设
课程教学是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课堂教学是师生展现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教学过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落实在教学行为中,要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性等有效教学策略实验,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组织行为上不断改进,以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活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深化“怎样上一堂好课”研究,继续探索“学科教学与德育实施融合”、“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培养结合”、“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途径、方式方法,倡导启发式、体验式、探究性、合作式等多元教学方法实验,努力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开展“精品教学课”创建工作,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精、实、活、特”的特征(精:目标精当,设计精巧,内容精炼;实:基础夯实,内容丰实,过程充实;活:教法灵活,思维激活,互动活泼;特:组织有特点,教法有特色、学生展特长)。每学期推出一期“精品教学展示课”。
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以研促教,积极鼓励教师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支持教师开展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并推动研究成果的辐射推广。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不断改进教学的评价手段,完善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过程管理机制。
以“大同中学学科课程实施纲要”的修订和分年段实施为中心,建设教学质量的监控标准;建立“纲要实施”的过程督导制度,改进并完善以教学中期常规检查为重点的过程管理制度,保障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达成。
坚持评教和评学相结合的原则,修订与实施符合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三)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教研制度建设,大力推动学科梯队建设,形成浓郁的团队氛围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
以“精品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教研组建设;制定并实施“精品学科建设”标准,开展“特色教研组”、“示范教研组”的创建和评比工作。
进一步推动“主题教研课活动”,鼓励教师敞开教室大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提升。
继续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行动研究,在“情境创设”、“案例讨论”、“实践反思”三个平台上开展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提高教研的质量和水平;有步骤推动网络教研平台建设。
四、学校发展支持系统建设
学校发展的支持系统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学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学校应进一步筑高信息化平台、国际化平台、社会化平台,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系统,进一步发展以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为学校的“品牌引领,内涵提升”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和软件保障。
(一)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拓宽学校发展物理空间
经过前两轮规划的实施,学校校舍的改造、设施设备的更新,已经基本适应于学校未来发展的需求。要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必须深刻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发展上的重要作用,把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硬件支持系统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加大信息技术作为资源供给、技术支持和平台支撑的研究和建设步伐。
基础工程建设:加快“校园无线网改造工程”;改造校园主干网,提升主干网和到达桌面的网络速率。
网络资源建设: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全面推行,以物理、历史等学科为试点,进一步加强“学科学习网站建设”建设,分步走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建设丰富的网上资源。
技术整合建设:进一步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和“远程课程建设”上有突破。
平台支撑建设:把学校信息化作为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学生学业管理与评价的强大技术平台支撑来建设,进一步打造“数字化校园”。推动“网上行政管理平台”、“网上课程管理”、“网上学业管理”、“网上教研平台”、“网上培训平台”等建设和完善工作;逐步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电子档案”和“学生成长电子档案”。
(二)启动“国际部”项目和“协作链(块)”建设,拓展国际化平台,提高社会贡献力
有计划、有步骤推动“国际部”项目的研究和筹备工作。在区支持下,启动“国际部”校舍改建工程;做好“国际部”运营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招生计划等的研究和筹备工作,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
做好“求是中学”更名“大同初级中学”的各项支持工作;高标准启动“大同链”建设工作,巩固与“立达中学”协作关系,力争三年内建成精品“协作链(块)”。
继续推动学校服务社区、贡献社会的各项工作,巩固和发展“市民学校”、“劳模爱心学校”、“大同中学党员爱心驿站”等的成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以课改为平台,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发展与达成激励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发展,使学校教师整体上具有“较高的人文师德修养,较高的专业素养,较高的育德育才能力,有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的“三高一特”特征;学校师资队伍呈现出“团队意识强,个体有特色,学科有梯队”的局面。
制订与实施“大同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纲要”。学校有“纲要”,教师有“规划”,发展有目标。将名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和青年教师培养进行系统整合,打造品牌教师,力争三年内再使2——3名教师在市级有影响;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和特色教师,使学科带头人有梯队、有建树,学校青年教师有新的成长。
进一步将教师进修、校本教研、师德与业务考评等各项研训制度进行制度整合,完善校本研训体系,推动组织化学习建设。
开展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通过“读书活动”、“文化沙龙”、“教师论坛”等形式,培养“大气、正气、书卷气”的大同教师。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推动优秀教师资源库建设
(四)推动文化建设和文明建设,营造和谐文明进取氛围
文化立校,文明强校,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争创新一轮“上海市文明单位”。
以组室建设为重点,持续深化“学习型组室”、“文明组室”创建工作,提升组室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贡献率。
加强“大同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塑造大同教师新风貌。
继续开展“温馨工程”,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五)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高自主办学、自我评估与发展的能力
改进学校行政管理体制,根据课改发展和育人需求,建立高效能组织系统,推进“层级化”管理模式向“扁平化”管理模式转变的探索与实践步伐。
培育并扶植专家引领的学术群体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高科学决策、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科学管理的水平。
完善适应学校发展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依法办学,以法行政”。
完善教职员工的评聘制度,进一步探索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分配制度改革。

上海市大同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上海市南车站路353号

电话: 63160973 邮箱: zxdat@hpe.cn 邮编: 200011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11号
沪ICP备 15052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