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017年学校发展规划是上海市大同中学新百年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百年大同的历史,是百年大同人文化自觉、全面育人、改革创新的历史。百年之前,一批文化自觉的科学与文化精英创立大同中学,将学术风范与现代思想注入其中,造就了博学文理、融通中西,享誉全国的大学附中。建国后,大同中学秉持全面育人的理念,育德为先、文理并重、关注全体,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素质全面、才学出众、人格健全的公民;坚持改革创新的锐气,实施整体课程改革,创立学分制与特长生认定制度,深化学校课程整合研究,探索创新素养的早期培养。
新百年、新发展。本轮规划以“为大同新百年发展奠基”为诉求,守大同之正,继承和发扬“教育报国”、“文化自觉”、“立己达人”的百年大同文化核心价值观;创大同之新,以高度的历史与社会责任感,主动回应时代和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和创造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新举措,成就充满活力、和谐和幸福的卓越大同。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一)发展基础:优势与问题
1、学校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初步形成了大同文化育人体系。过去五年里,学校对百年大同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起体现大同文化的景观,如院士墙、大同博物馆、大同广场、校友砖;持续完善大同文化校本课程;围绕百年校庆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提升了大同文化的感召力和全校师生的认同度。
2、学校紧密围绕大同学子培育工程,依据学生发展特点和需求,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世博会契机,构建起分年级序列主题活动;持续发展德育拓展型课程链,整合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德育实效性;聚焦班级文化建设和班主任专业发展,建立四个班主任工作室,从四个专业方向深化德育研究。
3、学校课程建设上实现面上推进,点上突破。以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课程整合实施的深化研究”,推进四个层面的课程整合;创设高中预备期课程,整体规划高一新生的学习预备;推进创新素养早期培养的课程建设,“CIE”课程取得较好效益;继续完善校本课程的实施,大科技课程和大人文课程得到一定发展;创立“院士讲坛”,积极开设各类学术讲座,创立五月诗会等,丰富了学生学习经历。
4、“活力课堂”得到一定发展。学校围绕“活力课堂”的教学愿景,以“六个反思”,引导教师教学反思;以“一组一特色”为要求,推动各学科教研组加强教学改进和研究;以精品课建设工程为载体,加大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建立特级教师导师团,实施三阶段教学视导;加强学校教学过程监控。
5、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显著促进。学校为新入职教师制定系统培训计划,设立岗位见习制度,推动青年教师全方位发展。
6、学校科研常规工作较为规范,学校教育学术性活动常规化,且创设了一定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调查和研究,初步形成学情反馈教学与课程的机制。
7、教育国际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建立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开设国际课程班,国际交流较为频繁,且在课程建设的国际协作上有积极探索。
8、教育信息化程度得到一定加强。开发大同特色学习与管理软件,丰富和完善网上学习交流系统、网上相关课程建设;开发“大同中学听课、评课网络系统”;在CIE课程中“云资源”概念得到初步运用。
9、学校硬件设施方面,校园环境的文化意蕴,特别是大同文化与历史的元素得到显著提升,若干创新实验室正在推进建设之中。
未来五年,学校仍需以更高、更具挑战性的眼光来关注与解决面临的不足与问题:1、学校在推进课程体系结构创新的同时,需进一步聚焦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实现目标跃升下的整体课程品质改善;2、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学校需继续更紧密围绕“时代公民”这一核心目标,整合与创新德育实践;3、学校需进一步提升课程的多样性、灵活性与针对性,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4、学校“活力课堂”建设和学科教学改进的集约化水平和创新性有待进一步提升;5、面对教育目标的丰富性与教育时空的有限性矛盾,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与课程教学实施的结合,是可进一步加强探索之处;6、学校高端资深教师的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7、学校在为教师提供多元成功标准,鼓励教师多样、个性发展的力度有待提高;8、校本培训与研修计划与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的参与和创造力度有待加强;9、受制于各种客观原因,学校创新素养培养所需的专用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亟待加强推进和整体设计。
(二)发展背景:机遇与挑战
1、全球化与国际都市建设
伴随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上海市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建设经济金融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全球化带来的竞争与合作、知识经济与服务产业的兴起、第三次工业革命等都正在或将要深刻改变着人才素质的要求。未来大同的毕业生需要具备更多、更新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21世纪的新挑战。
2、普通高中教育综合改革
2010年,全国和上海市陆续推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高中多样化发展与特色建设、创新素养培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等都逐步从局部试验走向整体综合改革。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对普通高中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深化普通高考制度和大学招生制度改革,建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等。可以预期,未来五年学校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学校需提升自主变革和创新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外部制度环境;学校需就站在更高视角,主动把握未来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培养目标及其相应课程与教学,从而引领变革;学校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培育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将原有改革探索和特色实践引向深入,不断提升教育的实践效益。
3、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学校必须正视丰富而有挑战性的教育目标与有限的教育时空之间的矛盾。当前,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如云技术、4G、智能移动终端、慕课等,都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此同时,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以开放的心态去尝试和探索相关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二、发展战略
(一)办学理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改革,服务社会,共享幸福,追求卓越
育人为本:育完整的人是大同发展的根本目的
德育为先:立德与健心是大同发展的首要工作
坚持改革:改革与创新是大同发展的核心方法
服务社会:社会责任感是大同发展的文化自觉
共享幸福:幸福的体验是大同发展的品质追求
追求卓越:挑战与超越是大同发展的精神气质
(二)发展目标
1、学子目标
大同中学所培养的学生应能具备适应21世纪全球化生存与建设美丽中国的优异素养,即正气(人格健全)、大气(大同情怀)、才气(才学出众)、锐气(创业精神)和灵气(高阶思维)。
2、教师目标
大同中学所成就的教师应该具备成就学生、成就自我的杰出才力,即感知力(洞悉变化)、感召力(爱仁修身)、学习力(专业研修)、实践力(智慧行动)与创造力(个性发展)。
大同中学在成就每位教师的同时成就教师团队,形成一批在德育、课程、教学等领域,具有较高实践特色和研究水准,在全市具有影响力的教师团队。
3、学校目标
通过五年的发展,基本构建起与国际大都市精品教育相适应的,具备高挑战性、高支持性、高成长性和高前瞻性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中。
目标1:高挑战性——学校能为师生创造挑战性、高价值的发展机会。
目标2:高支持性——学校能为师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成长支持。
目标3:高成长性——学校能让师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目标4:高前瞻性——学校能在主动回应时代需求中引领教育的潮流。
愿景1:国内一流高中——教育质量上乘精致,教育实践独树一帜,师生幸福和谐,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质高中。
愿景2:国际知名高中——师生国际视野开阔,国际课程品质优异,国际合作深入,在国际具有良好知名度的中国高中。
(三)发展策略
为了实现本轮发展规划的预期目标,学校采取如下发展策略:
(一)未来眼光:关注21世纪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所需能力及素养,关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前沿,把握趋势,积极回应,善于创造。
(二)文化浸润:挖掘大同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意蕴,让大同文化滋养师生的精神世界,激励师生的主动成长,激发师生的无限智慧。
(三)深度变革:聚焦学生学习的方式优化与效能提升,积极探索课程与教学的统整、变革与创新,在课程链、动态分层、书院课程、创新社团、课程云等方面有较大建树。
(四)再造机制:创建在追求卓越过程中成就幸福的机制,用愿景引领人,用精神激励人,给空间释放创意,搭平台成就努力,让管理服务一线,最终让师生在自我肯定、自我挑战与超越中获得积极的幸福体验。
三、文化树人:培养“敦笃立达”的大同人
“文化树人”是本轮规划中育人实践的核心路径,包括四重意蕴:1、增强学校文化的感召力,进一步发展大同中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铸就大同之魂;2、丰富“德”的现代内涵,构建更具针对性的德育实践操作体系;3、夯实育人实践的心理学基础,整体优化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体系和支持体系;4、提升“立德树人”的专业文化,打造一支高境界、高品质的“人师”共同体。
项目举措:
(一)“大同文化”润泽项目
在已有“大同文化”校本课程基础上,对百年校庆时期积累的文化资源进行二度开发,构建起“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大同文化”教育实践群。
1、优化“大同历史”文化教育。依托大同博物馆、院士墙、大同广场、《百年大同》等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大同文化》校本课程,构建起体验性、探究性的教学模式。
2、发展“大同校友”文化教育。依托大同校友墙和校友会,挖掘整理百年大同学子和教师的典范,并开发效应的人文读本。设立大同校友TED峰会,以公众演讲的方式,展现个人成长轨迹和人生感悟,传递大同文化正能量。
3、创新“大同仪式”文化专题。进一步发挥“仪式”在文化树人中的功能,继续完善“校庆纪念周”主题活动,持续探索“开学礼”、“成人礼”、“毕业礼”、各种奖励表彰仪式的形式创新与内涵提升,让“大同之礼”成为学校德育的新亮点。
(二)“大同情怀”感召项目
积极思考、敢于挑战,超越自我、勇担责任、服务社会是百年大同积淀下的“大同情怀”。“大同情怀”不仅存在于历史之中,存在于校友之中,亦在每个大同学子的内心之中。学校教育是一种感召,唤醒和点燃学生求真、求善、求幸福的内在能量。为此,学校将整合学校德育实践操作体系,完善拓展型课程链,构建起五大主题课程链。
1、“全球意识”主题课程链。整合相关基础型课程、模拟联合国、志愿者活动以及开发国际文化与交流社会实践基地等,培育学生国际理解素养与国际交往能力。
2、“公民素养”主题课程链。创新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操作方式;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完善值周班制度、深化学联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一班一居委”制度,探索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服务学习之中,建立学生利用学识发现社区问题并改进社区的实践机制,进而培养学生的现代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发展党章学习小组德育特色,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现代内涵,注重学生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意识培养。
3、“创业精神”主题课程链。提升STS、CIE等校本课程的创业文化内涵,探索校内模拟创业的环境构建,将模拟创业与服务学习、社会考察等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的企业运作常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4、“环保生态”主题课程链。培育关注环保生态的校本课程、社团与志愿者团队,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地球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素养。
5、“健康素养”主题课程链。整合体育、艺术、心理、生物等学科资源、相关社团和拓展型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大同生涯”创建项目
生涯发展指导是当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本项目以打造具有大同特色的生涯发展指导作为目标,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提供全方位、多领域、实证化的实践操作体系。
1、进一步集成学生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技术与方法,形成心理健康、能力倾向与创造力潜质等测量与评估工具库以及相应的学生心理特征数据库。建立起大数据分析的机制,将学生心理特征数据库与学校教育决策、课程开发、个别化指导相结合。
2、发展职业体验课程计划,建立门类丰富的职业体验基地,探索职业体验课程的模块化建设和学生走学制(即学生可以在一定时间段体验不同职业)。
3、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整合心理测试、生涯规划、职业分析与选课指导等工作,为学生在校课程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指导。
(四)“大同人师”成长项目
坚持全员育德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多层次、多维度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具有感召力的大同人师。
1、进一步推动四个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围绕四个研修主题,创设更大的研修平台和更多的研修资源,建立跨校性研修伙伴;提升工作室的开放性,鼓励学科教师参与工作室的研修活动。
2、进一步关心班主任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设置班主任个人深造与游学计划,鼓励班主任“走出去”,提升与丰富自我。加大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增强班主任工作的轮替机制,让有经验的班主任有更多休整、沉淀与提升的空间。
3、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科育德能力,结合各学科特点,分别从提升学生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两个主题,强化学科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建立相应的跨学科研修平台。
四、创新课程:构建21世纪的学校课程体系
“集成创新”是本轮规划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思路,主要体现在:1、聚焦21世纪生存所需的学习与创新素养、信息与传媒素养,实现课程目标的更新与集成;2、丰富与创新学校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与组织形式,以提升个性化水平;3、进一步聚焦课堂教学改进的主题,围绕高阶思维培养,深化“活力课堂”研究;4、加大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的集成,拓展课程学习的有效时空;5、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鼓励学生挑战性学习;6、拓展课程创新的国内外资源的集成。
项目举措:
(一)推进聚焦教学效能提升的“课堂教学动态分层”项目
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效能提升,既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学校课程创新的重要保障。面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差异日益凸显的现状,探索课堂教学的动态分层,是未来学校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方向。
1、持续完善“大同中学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对各学科分年段执行标准进一步明晰,并进行分层设计,形成对不同水平学生所需达成情况的相应要求。
2、探索基础型课程实施的动态分层,形成公共模块和选择模块,公共模块是面向所有学生,选择模块则提供不同程度的选择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
3、推进学科教学模块精品化建设,不断提升各模块目标、内容、实施策略和评价的精致化水平。
4、推进作业的精致设计、分层实施和有效批改。
5、重视对学习相对不利的学生个别化辅导和补偿教学工作。
(二)推进聚焦高阶思维培养的“活力课堂深化研究”项目
1、以高阶思维(分析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培养为核心主题,进一步总结各学科教学的现有特色,探索各学科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反思范式。
2、开发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跨学科协同创新课题,搭建学科间的教学研讨,进而提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实效性。
3、注重艺术与体育学科在高阶思维培养方面的独特价值,使其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建立聚焦创新与媒体素养培养的“院社”课程
创新素养与媒体素养是21世纪重要的生存素养。学校探索建立院、社集成的课程组织形式。“院”即书院制,沿承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精髓,包含 “自学”、“会讲”和“答辩”等多种形式,是一种集合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指导为一体的学习组织形式。“社”即社团制,是以学生团队自主管理和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组织形式。
1、书院制课程的开发。(1)学校进一步发展院士讲坛、“大同讲坛”等课程的育人功能,拓展学生的眼界;(2)建立“科学院”与“文学院”,注重高中生的大科学和大人文素养的发展,以及创新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3)书院课程的建设,应注重与基础型课程的联系、科学与人文的联系,持续提升课程的实施质量和课程的选择性。(4)设置导师制,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并定期检视学习进度,设置灵活的学程,支持加速学习;(5)注重开发综合性、挑战性的课程体验,如科学实验与探究,综合人文研究与社会实践课程;(6)开发与书院课程实施相配套的专用教室。
2、社团制课程的开发。(1)以超级社团为建设理念,即以集团公司的组织原型,设置大社,大社之下可以形成若干分社,分社之间存在交流与协作,借此打破社团建设上的年级间隔与内容间隔;(2)初步建成两个超级社团,即产经社和新闻社。产经社涉及工程、技术、经济与社会等领域,沿承CIE课程中创造—创新—创业的递进逻辑,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新闻社涉及社会调查、新闻采编、公众演讲、数码视频、刊物出版等领域,重点培养学生表达沟通能力,以及公民素养。(4)学校加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学生自主创生社团。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集成探索项目
1、大同“课程云”的技术开发。集成学生心理测试、能力发展与成长需求等数据,构建起学情数据库;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转换中心,实现学习资源云;创建资源云与移动智能终端的联接,实现学生的无边界、全时空学习。
2、建立未来学习与未来课堂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开展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研究。
3、在学习资源云和慕课探索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学习云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以此平台,探索与国内外优质高中合作,实现优质课程的共享,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
(五)继续完善学生综合评价,鼓励挑战性学习
1、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挑战性学习,建立荣誉学分银行,将学生服务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社团学习等纳入考察范围;将学分与学校推优结合起来;建立更具创意的学生荣誉仪式。
2、探索数码档案袋评价,集成学生在校学习和成长的文本、数据、图片与视频,以更生动、更立体、更全面地见证、记录和评价学生的成长。
(六)探索建立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双向滋养机制
1、依托国际班课程,设立研修主题,推动各学科开展本土课程与国际课程的比较和借鉴,汲取国际课程在设计、实施与评估方面的技术与理念,丰富本土课程的开发与优化。
2、依托广泛的国际友好学校,探索国际间高中课程开发的经验交流与技术分享,建立更紧密的课程研究国际协作共同体。
3、加大中国文化课程的国际化力度,提升“孔子课堂”的课程品质,形成大同中学国际交流的课程名片。
五、成就名师:激活每位教师的教育智慧
大同中学的文化精神就是名师办学,以名师育英才。奠基新百年大同,需更关注名师的成长。为每位教师创设发展平台,提供切实支持,激活自主发展活力与实践智慧,是本轮规划在教师发展领域的主要思路,主要包括:1、文化育师,让大同教师与百年大同名师为友;2、多元取向,倡导多元的成功标准与教师特色发展;3、规划先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4、优化研修,以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研修质量;5、个性实施,提升教师培训和指导的针对性。
具体举措
(一)提炼大同“名师文化”,倡导多元成功标准
1、利用历史学方法,在《百年大同》的基础上,通过史料整理和校友访谈,整理大同百年历史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形成《大同名师录》人文读本,传承优秀的教师文化。
2、学校开展“新百年大同与大同名师”大讨论,围绕新百年大同所需要的教师素养开展广泛讨论,进而形成多元化的教师成功标准。
3、学校根据多元的教师成功标准,结合百年大同名师典故,设置以历史名师命名的教师奖励项目。
4、开展年度教师数字故事盛典仪式。根据多元成功标准,每年度推荐若干符合大同文化价值观的教师,委派专门人员挖掘和提炼教师背后的事迹,制作数字故事,并举行相应的文化仪式。
(二)探索契约式教师发展规划
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度,通过专业发展规划研制,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自觉的同时,整合个人发展、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需要。同时,规划研制渗透契约思想,需提出来自学校的相关支持举措。经过协商,确定规划与需求。学校将需求信息集成为信息库,作为日常行政和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大同“学科高地”建设计划
1、建立学科发展规划机制。以学科教研组为基地,基于本校学情教情分析,跟踪学科教学研究前沿,结合学校发展愿景,设置实践创新与学术建树的目标与实现路径,做到组组有目标、人人有特色、实践有创新、学术有主张的教研组发展态势。
2、构建“学科高地”发展平台。学校设立学科高地建设年度报告及发展性评价机制,及时跟踪、诊断和支持学科教研组的发展。建立星级学科教研组制度,设置学科高地星级标准,引导和激励学科教研组建设。学校为学科教研组的实践改进与学术研究提供外部资源和平台支持。
3、加强教学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含量。鼓励学科教研组改善教研活动的流程与方法,鼓励开展问题导向、循环实证、理性提升的课例研究。提升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及教学骨干的科研素养,如课堂观察方法、调查法、测量与评价法、实验法等。
4、优化精品课的研究和后续开发。建立精品课的超媒体平台,将精品课视频、专家意见和同伴思考等集成于一体,发挥精品课的培训与研究价值。
(四)青年教师起航计划
1、进一步完善新进教师年度培训课程。在完成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培训课程的同时增加体验学习模块,如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模拟学生体验,心理拓展训练等,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学生观和团队凝聚力。设置外校交流模块,与外校青年教师开展交流与学习。
2、设置青年教师科研指导者。为每位自主主持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配备校内或校外的科研指导者,为青年教师的科研素养提升打下较好基础。
3、注重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青年时代是养成个人精神气质的重要阶段。学校不仅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研修,同时为其提供人文、艺术、科学等广泛学习机会,奠定人文博雅的基础。
(五)高端资深教师领航计划
1、建立高端资深教师弹性研修制度。
2、设立教育思想孵化站。该站的功能是为高端资深教师升华提供个性化专业套餐服务,支持资深教师整理与提炼教学经验,形成个性化操作体系和思想体系。该站的运作是利用专家资源,进行长周期课堂观察与分析、指导教学主张提炼和专题研究等方面。
3、创设更多机会,支持资深教师的国际交流与访学,开阔教育思考与实践的国际视野。
六、领导变革:建立持续变革的专业社群
将大同中学打造成为学术氛围浓郁,具有变革与创新活力的专业社群,是本轮规划学校管理发展的重要诉求。因此,学校管理将更注重对变革的领导,主要体现在:1、优化层级管理效能,转变管理理念,规范流程,变行政为服务;2、加强学术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领导机制建设;3、探索项目管理,以更好地鼓励一线创新;4、加强知识管理的力度,浓郁学术氛围。
具体举措:
(一)更新与再造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原有学校管理制度,如各部门的职能与权责、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梳理与更新,形成新的学校管理手册。在制度梳理中,特别强调对师生需求的及时响应机制、各部门间横向沟通协调机制的建设。
(二)探索建立学校战略思考、政策设计与规划执行评估的组织基础。学校发展规划设计到目标实现之间不仅仅是执行过程,也是不断调整和完善过程。学校建立相应的组织基础,定期根据新的形势与要求,完善学校战略、丰富政策设计,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进而推动学校发展规划扎实且灵活的实施。
(三)设立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实践项目机制。学校将部分内涵发展的工作,如校本课程的开发、社团指导、学科建设等转化为项目,进行招标,由承标人提供项目设计并进行实施。学校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学校建立自下而上的通道,鼓励教师提出原创性项目,并在该机制下进行孵化与发展。
(四)完善学校知识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各类研究成果的储存、编码、检索与分享工作,构建本土知识库;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学校学术活动,开展大同学术月活动;完善学校科研管理制度,健全多层级课题申报、立项、过程管理与奖励机制;建立课题指导专家库,提升教师科研的专业引领力度。
(五)加强学校工会工作。建立教师在校生活质量调研机制,积极发现与响应教师的合理需求,尽可能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美化教师工作环境;加强工会工作与心理教育资源的整合,引入高端心理体验课程,提升教师心理调节能力,纾解教师的过度焦虑与压力。
七、开拓时空:丰富支持学习的资源网络
以丰富的教育资源支持学生高品质的学,是本轮规划在硬件环境建设与社会协作方面的理念。为此,学校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大同链”建设,支持大同初级中学主动发展,合作开发特色课程、开展教师主题研修。进一步加强大同中学与初中、小学的合作基础,围绕科学与工程、媒体素养、艺术等特色项目,构建“大同群”,建立特色教育协作共同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探索创新素养培育的序列化实践。
(二)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研究所、现代企业和职校的联系,开发高品质的教育资源。探索建立资源专家库,以更好响应课程建设与学生学习的需求。特别是注重开发现代企业和职校的教育资源,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校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建立毕业生成长跟踪机制,设置校友开放日,举办校友讲坛,探索校友参与课程开发的合作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完善家长学校建设,建立家长志愿者队伍,挖掘家长在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积极能量。
(五)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友好学校,继续办好“中外学生主题论坛”,为学生的国际交往创设更多、更好机会;继续办好国际班,完善招生、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学生管理制度。
(六)进一步挖掘潜力,改善实验室条件,开发与书院课程、云课程等相适应的学习环境。
(七)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构建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持续开发院士文化、校史文化与校友文化等主题景观;结合创业精神、国际视野、大同名师等主题,探索新景观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