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立达中学袁志萍老师事迹介绍
发布日期:2003-07-17 12:00:00   作者:   

    袁志萍老师从1977年3月进大同,曾获得南市区新长征积极分子,南市区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青年班主任,上海市优秀中队辅导员,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一等奖。担任英语学科教学,2001学年参加上海市初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获三个一等奖,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七名,上海市教学研究室“上教杯”英语竞赛三等奖三名,2002学年度,获上海市初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上海市教研室“上教杯”一个三等奖,曾在上海市初三中考中任课的两个班级英语平均成绩超过118分(满分120分)。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只有亲,学生才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已渐渐地被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所代替。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爱”是集体的凝聚力。将学生置于充满感情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做一个胸中有爱之人,无论对眼前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因此,袁志萍老师在班中积极开展“爱”的教育,从爱父母,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爱上海,上升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每年召开一次公开的主题班会。 
    她认为,要教育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她每接一个班总是先做好基础工作——家访。在学生还未报到时,就进行全面家访,了解学生家长的职业、文化教养、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学习环境、学生家务劳动负担、个人爱好、特长等,并作详细记录,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学生教育。 
    在招生报名时,听说有一学生因生性胆小,一顿打后由其父“押送”着参加面试。正巧这位学生被分入袁老师的班级,为对他有进一步的了解,她在新生报到前对他进行了家访。当他打开门,袁老师看到的是一张漠无表情的脸。不过,令她庆幸的是他到底还是让她进了门,并招呼她坐下。在与他及其父母近三小时的谈话中,袁老师发现了他身上的一些闪光点,比如懂事、有礼貌等。但他的内向也是她从未“领教”过的。针对他的特殊性格,袁老师在报到的第一天向全班总结家访情况时,有意地表扬了这位同学懂得尊师和他在家访中的表现,只见他高兴地坐端正,目光中依稀有自信在闪耀。随后,袁老师又创造条件,让他在班中担任了一定的职务,从负责一件小事起,学会主动与他人接触和如何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一段时间过后,原本内向的他有了明显的变化——他的脸上有笑容了,能与同学打成一片,并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了。在第一次中队主题会上,他还参与了小组唱呢! 
    如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深得父母宠爱,因而独占欲较强。要培养他们的爱心,让他们学会关心帮助他人。袁老师有意识地在班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当班级同学得知,班内有一同学父亲因病去世,他们就主动要给她帮助。在班干部组织下,全班同学自发捐款3000多元,还派代表去她家慰问。使该学生的母亲、长辈都非常感动,特地写感谢信送到学校。 
    在为青海省一所小学捐书的过程中,大家主动踊跃,纷纷捐献自己喜爱的书;当队员们听说浦西中学有一位同龄人因白血病面临死神时,都毫不犹豫地拿出口袋里的零花钱;到董家渡街道敬老院进行志愿者服务,和孤老爷爷、奶奶们谈心、下棋,帮他们料理生活,即使暑假也不间断。同学间的相互关心更是不胜枚举:蔡炀几年如一日帮大家把好几筐沉重的盒饭从底楼拿到二楼教室;周大为放学后骑车到福州路为大家购书;同学呕吐晕倒,同桌不声不响帮他擦洗干净,收拾残局,中午好几位同学不吃饭赶到医院探望,帮她一起找医生,送拍CT等,受到同学家长和同室病友的交口称赞……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融入了每个人对集体、对他人无尽的爱。 
    “爱”也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有着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的袁老师是这样想,也一直是这样做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她的班主任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用爱去灌溉学生心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其特长,激发开拓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学校倡导的“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了解源于沟通。为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袁老师将周记视为师生思想交流的重要媒介。她要求学生每次周记须写300字以上,可以不加修饰,但不能只是泛泛而谈,所记的必须是周围发生的、使自己有所感触的人或事物。每学期写《谈谈我们的班集体》、《假如我是班主任》两篇命题文章,“有话大家说”,以便了解班级的真实情况和大家对班级或班主任工作的建议。虽然,每次阅读40多份周记都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但她总是将它当作一种乐趣,细心地阅读,并留下评语,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或长或短,但无不发自肺腑。遇上特殊情况,还采取周记面批,以面对面的谈话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们对袁老师也愈加信任了。 
    一次小A在周记中写到: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无助,周围一片漆黑,我不知自己该向何处,也没有人能告诉我……小A的学习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人缘也不错。是什么使他如此困惑?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想与人分忧却又有诸多顾虑。于是,她在他的周记本上留下了“有空我们一起谈谈,好吗?”几个字。放学后,小A果然来到办公室:“袁老师,这件事我连妈妈也没说,我把它告诉你。”原来,因为他经常与同学(当然其中也有女同学)一起探讨学习上的问题,时间长了,开始有些流言蜚语,说他在和哪位女同学要好。起初他也不以为意,“爸爸妈妈也说我是个只知道学习和玩的单纯的孩子”,但其实他很难不被这种舆论左右,并开始在乎这些言谈,因此感到困惑。她告诉他,初二学生开始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表现得比较敏感,是由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所引起的,可以谅解。问题是当事人对此怎么看。是否能把握好同学间的友爱关系很关键。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是应该的,不要为此避讳同学间的友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尤其是眼前面临的两场竞赛,多做准备,争取出成绩。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来说说。事后,小A对她说:“原以为这种事让老师知道后免不了挨批,没想到袁老师能这样开导我,让我走出困境,非但不觉尴尬,反感轻松。老师能这样通情达理,我愿意把我的心理话跟您说……” 
    袁老师说:有一位同学升入高中后告诉我他做了一件我意想不到的事——交了个女朋友。当时我很吃惊:第一,这件事与他平时表现不符;第二,他将隐私告诉我,可见他内心有很多矛盾需要别人去开导,他能对我说说明他信任我。我作为任课教师只教了他一年,但对他比较了解,他在初中时成绩良好、好胜性强,但做事过于专一,有点一旦钻进去就很难出来的感觉。因此,“女朋友”事件有其严重性。于是,她多次找他谈心,认真地对他进行疏导。使他对中学生谈恋爱的危害性有了正确的认识,与那位女生保持同学间的友谊。该生为家中独子,从小身体不好,父母在生活上对他疼爱有加,却在其他方面忽视了。尤其在此事件上,采取了武断的做法,到后来父母与儿子间的关系竟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不久,他母亲找上门来,哭诉这个“不争气”、“不听话”的不孝子的种种不是。为了这学生,两年中她在校内、家中接待了学生家长几十次,终于使这同学与家长的情绪都有所转变。谁知,在他要参加高考前一天,他的母亲又来电说儿子害怕考不中,正在床上爬来爬去,不吃不喝也不睡,只在嘴里唠叨着一句话“我还没准备好,明天我不去考试”,希望她能帮忙做他的思想工作。于是,她放下手里的工作,立即赶到他家。她为他分析了他在高中的学习情况,帮他树立自信心。要他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直视高考、迎接挑战,而不能临阵退缩,输在起跑线上。最后,他不但参加了高考,还以504分的成绩考入了第一志愿的理想大学。 
    学生毕竟尚且年幼,有时做了错事,需要正确地引导,得体的教育。教师要有一颗理解和宽容的心,既顾及学生的感受,不伤害他们稚嫩的心灵,又要要让他们认清错误、令其改正。 
    学生小B思维活跃,但对自己要求不高,纪律比较散。上课只要一涉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小组讨论会”就开始了,经任课老师多次提醒都屡教不改。为使好苗子不放任,她几次找他谈心,为他讲述以前车晓东同学超前学习、参加高年级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故事。车同学虽学得很深,但上课仍旧专心听讲,与同桌说好上课不说任何话,有问题下课解答。启发小B乘着年轻的大好时机,多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不枉费青春。经过多次接触,小B在课堂纪律上有明显改观,对自己的要求也高了,在学有余力的理科上开始超前学习,并多次在区、市级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于是,他对袁老师更信任了,有时会自动找她聊聊,对班级工作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把以前在小学上课怎样捣蛋,“无药可救”到家长“不敢”去开家长会都告诉她,增进了她对他的了解。经观察,她发现小B是个很细心、很善良的男孩。他会耐心为别人解答学习上的疑难问题,会在回家路上向同学推荐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次,区理科班招生,因名额有限,有一部分同学虽有此心却被列于名单之外。小B虽在名单之列,却心系他人,跑来告诉她小Z其实花了很多力气准备,现在不能参加很是懊丧,求她想想办法。现在这样一心为他人着想、善解人意的学生是很难得的,为鼓励和发扬这种风气,她不但在班里,还在家长会上点名表扬了他。家长首次在家长会上听到对儿子的表扬,感动不已,为孩子的进步连声向她道谢,而她也为小B的成长感到欣慰。 
    坚持爱的教育,一切从学生的成长考虑。有人说,如今的独生子女是喜欢我行我素、不爱为他人着想的一代。而如今的社会让人越来越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关心帮助他人,无论对眼前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于是,她有意识地将这一理念渗入班级活动中。 
    当刚组建的理科班被委以重任——代表学校参加一年一度的区队列操比赛时,学生们便对此表现出困惑:参加队列操比赛既要花时间,又要花精力,赢不回奖还要丢学校的脸,是份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组班还不到一个月的她们怎么参赛?她们是数学班,管好学习就够了,要她们分散学习精力参加队列操比赛,不是大材小用吗?为使新集体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使学生在交往中培养起健康的、丰富的感情,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袁老师抓住契机,及时对学生们做了思想工作: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不单参照成绩。班级是一个大家庭,你们在里面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有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刚组班,彼此之间还不熟悉,正好借此机会增进了解,展现你们新集体的精神风貌。终于,为校争光的信念使大家站到了一起。学生们早出晚归,国庆节期间也照常操练。在训练中,一位学生晕倒了,老师和同学端茶喂水、按摩扇风,几位学生还自告奋勇地护送他回家。第二天,那位同学又重新精神饱满地站到队列中。尽管九月里艳阳高照,同学们脚踩同一步伐,汗水撒向同一片土地,播种了希望,也收获了成功。手捧“纪念少先队成立50周年南市区队列大比武优胜奖”的奖牌,他们对望的眼神里已俨然闪烁着“同志间的友谊”。学生们的心近了,思想齐了,并且开始意识到团队活动给这个新集体注入的勃勃生机,也明白了“人心齐、泰山移”的涵义。骄阳和风雨中,两度为学校捧回了金光闪耀的“金号奖”奖杯。 
    学生们的竞争对手不应局限于校内,要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必须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搏击。初二时,区物理竞赛理科班招生消息传来,她意识到这是让学生走出校门,与更多优秀的同龄人共同学习、竞争的好机会,便积极动员他们参加。由于名额有限,只允许25名学生参加,个别未入选的学生看似平静,但她可以感觉到他们落选的失望和参加的渴望。于是,她想尽办法,到区里争取名额。从33名到最后43名,让每个有志一搏的学生都有机会一试。 
    即使在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互助也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好学生若只知蒙头学习,而不懂得相互学习、与人交流,他的学习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对此,她设法引导学生通过互助来超越自我。 
    由于当时物理任课老师还在初三任教,工作较忙,没空做考前辅导。根据教学规律,教与学是师生间、学生间双向的交流过程。于是,她帮助学生发挥内在潜能,学会统筹安排,让他们在时间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尽可能好的成绩。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先根据优势分工,自学有关课题,然后定期汇总交流,将个人所学和有关竞赛书籍与大家分享。依靠集体智慧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去请教老师。经过尝试,学生们对这种学习形式普遍反映良好。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了他们如何学习,更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在互助与竞赛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各项竞赛中成绩斐然: 
    6位学生参加上海市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节机器人驱逐赛获团体一等奖;11人次学生分别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和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中获奖;21人次学生在上海市化学竞赛和物理竞赛中获奖;7人次学生在上海市英语竞赛中获奖;3位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文学夏令营征文获奖;其中获得以上各类竞赛一等奖的为15人次。 
    在充满竞争的时代,谦让和互助并未沦为成功的绊脚石。相反,它是成功的助推器,它能把成功者衬托得更美。哪怕夏日里酷暑难当,冬日里寒风瑟瑟,教室里的书香味使一切都趋于和谐。正应了班级学风特色:“学可醉人何须酒,书亦香身不必花。” 
    为给学生提供发挥主体作用的舞台,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成为主角,成为活动的设计者、实践者,她认为此时班主任的组织指导工作应该在“幕后”。 
    面对学生课业负担较为繁重的情况,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不让学生成为“书呆子”,她构想利用午休时间搞一些中队特色活动。集体活动应充分发扬民主,她发动大家集思广议,写下自己最感兴趣的娱乐活动,集中以后出台了“班级五彩日”,一切活动的组织策划均由学生负责。经过反复的尝试和修改,这台活动日趋成熟,并推出精心改良版“缤纷午间”,融合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开展得如火如荼,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这儿,没有主角,能者为师,大家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做演员时,尽心尽力地排练、表演,将个人所学倾囊而出,毫无保留;当观众时,聚精会神、积极参与。演员与观众互动,台上台下融成一片。 
    周一的文学社、读书活动是由读书中心小组的同学将自己看过的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书向大家推荐并作介绍。就侦探小说、《呼啸山庄》、金庸的小说、莎士比亚作品等开展了讨论;周二的古典音乐欣赏;周三的“游戏一起来”,人气旺盛,活跃思维,轻松闲趣;周四的English Corner,以趣味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周五是博得众爱的点歌频道。校图书馆建成后,又将其改为借书日,每档节目都极具特色和吸引力,成为大家午餐后的又一道欢乐大餐。 
    为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为今后踏上社会做准备,她在班中实行干部轮换制。这样,既可激发学生们的班级工作参与意识,又可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他们的能力。组织班委定期开会,交流总结工作、制定班级建设规划、拟定近期黑板报、策划中队主题会、设计学习互助计划、改进班级特色活动等。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小干部们已能主动有续地管理班级事务,“跳越式管理”也屡见不鲜:宣传委员检查指甲,体育委员关注红领巾佩带情况……班委轮岗制不仅让小干部在各个岗位上“过把瘾”,更使学生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一般来说,劳动委员和宣传委员的工作比较繁重,可每次换岗,这两项工作却被频频看好,各班委抢着来做不说,还都别具匠心,做得非常出色,多次受到校方好评。 
    97年,袁老师膝盖骨折,医生嘱咐一定要卧床休息,否则会留下后遗症,再要医治就难了。但她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对于毕业班学生来说,替换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会带来很多不适应,中考对他们今后的学业和人生都至关重要,在这关键时刻,“我不能倒下,我的学生需要我。”于是她决定坚持工作,并取得了家人的支持,每天由妹妹用自行车接送上下班。有时白血球低到二千多,随时有晕倒的可能,医生说这样的身体状况还在上课真令人难以置信,再三关照全休。虽然她头昏眼花、全身无力,但一想到五十多位学生在期待老师上课,就毫不犹豫地走上讲台,在讲台上的两手撑住整个身体,全神贯注地为学生上课。后来,因实在支持不住,只能在教室里设了个临时座位,坐着上课。但自始至终,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值得欣慰的是,学生们很受感染,更加发奋学习。在市初三中考中,她任课的两个班级的英语平均成绩均超过118分(满分120)。 
    严也是一种爱的表现,这种爱不仅体现在班级工作中,也融会在课堂教学中。袁老师除了在班主任工作中热心关心同学之外,平时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她既是英语教研组长,同时又跨头教学,本学期还兼任了预备年级的新教材试点工作。但是,她在繁忙的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的工作,出色的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给她带来莫大的快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袁老师愿倾其爱生的满腔热忱,投身于她热爱的教育事业。 

2002.6.

上海市大同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上海市南车站路353号

电话: 63160973 邮箱: zxdat@hpe.cn 邮编: 200011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11号
沪ICP备 15052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