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同精神 提升创新素养——我校创新素养培育项目正式启动
发布日期:2010-09-02 12:00:00   作者:   

IMG_8108

 

8月30日上午,我校2010年秋季开学典礼有一项特殊的内容,那就是——创新素养培育项目正式启动了。作为该项目的重要载体之一,大同中学明复科技社也于当日正式成立。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黄浦区副区长张辰,黄浦区教育局王伟鸣等领导出席仪式。
当天的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明复科技社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同中学30年代校友徐光宪院士专门录制了录像讲话,他回忆了受教于大同,受大同精神滋养的历史,并以学长的身份寄语大同学子矢志报国、锐意创新、刻苦成才。徐老还把他多年科研实践总结的“创新十六法”(1、创新与知识积累;2、创新链和创新树;3、分类研究法;4、学科交叉法;5、移花接木法;6、四两拨千斤法;7、逆向思维法;8、柳暗花明法;9、天上人间法;10、傻瓜提问法;11、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法;12、意外机遇法;13、灵感培养法;14、虚拟实验法;15、综合集成法;16、接近于“无中生有”的原始大创新。)与学生分享共勉。
今年8月,盛雅萍校长和邵清副校长专程前往北京看望徐老,当谈到我校历年来坚持开展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并在多年科技教育实践基础上正积极筹建明复科技社时,徐老非常高兴,欣然为明复科技社题词。今年90高龄的徐光宪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2008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荣誉证书。他的身上闪耀着爱国科学家的光辉品质——追求真理,锲而不舍,敢为人先,开拓创新,是中国科学家的楷模,也是大同建校98年来校友中所涌现出的39位“两院”院士的杰出代表。由于意外摔伤,徐老不能亲自参加明复科技社的揭牌仪式,在深表遗憾的同时,徐老特地录制了讲话录像,并写来贺信。他表示待身体复原,一定会找机会来大同中学看望母校的师生,看看母校的新发展。
仪式上,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教授和黄浦区教育局局长王伟鸣共同为我校明复科技社揭牌。盛雅萍校长还为明复科技社导师团团长张杰院士颁发了导师团荣誉证书。今后,张杰院士将带领其他教授,亲自为我校学生开设讲座、指导科技实践活动和项目研究。
仪式上,获奖学生代表发言。区教育局领导讲话。开学典礼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我校明复科技社以大同创办者胡氏三兄弟(胡敦复、胡刚复、胡明复)之一的胡明复先生的名字命名,有深刻的涵义。他是中国现代第一位数学博士、中国科学事业开拓者、现代知识分子执著追求科学与教育报国的典型代表。早在1915年,胡明复先生就与其他留学生一起创办了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和知识”为目的的杂志《科学》,并积极撰文。同年10月,他又负责创建了“中国科学社”。美国求学时,胡明复先生就立志要将其兄胡敦复主持的上海大同大学(大同中学前身)办成一所高水平的学府,以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1918年哈佛大学学成回国后,他创办并多年主持大同大学数学系,一边担任数学系主任,一边主持《科学》的编务和中国科学社的社务,为科学与教育鞠躬尽瘁直至英年早逝。以胡明复先生之名命名科技社,其用意就是积极弘扬胡明复先生科学救国的精神,以打造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为载体,勉励大同人尊重科学,勤学好思,志在创新,致力为我国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更好具有强烈报国情怀与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明复科技社作为学校创新素养培育项目的重要载体之一,将以强化培养学生报国情怀、创新能力为主旨,凸现学校理科见长、文理并重的教学特色,确立在经济领域和工程科学领域培育创新人才的方向,培养学生对经济、工程科学的志趣,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为将来成为这一领域的创新研究者与领导者奠基。在当今我国大力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成立这个科技社,无论对于促进大同中学百年名校的发展,还是对于我国未来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IMG_8174
 
IMG_8174
 
IMG_8086
 
IMG_8271

 

上海市大同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上海市南车站路353号

电话: 63160973 邮箱: zxdat@hpe.cn 邮编: 200011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11号
沪ICP备 15052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