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情境化试题,共探教学评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6-20 09:58:34   作者:大同中学   

617日,物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松和物理教研组老师一起聚焦物理命题教学评一体化、深入探讨情境化试题设计与编写。金松老师点出了命题准则,即紧密围绕教学评一体化展开,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深入贯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的“一核四层四翼”理念。“一核”明确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四层”涵盖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则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上海为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创新性)。同时,命题改革方向应朝着真实性、完整性、适切性迈进,减少裸考知识现象,让学生在知识生成或应用状态的情境中接受测评,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解决结论的素养,推动测试从碎片化、点状式向整体性、结构化转变。

在情境化材料的发掘环节,金老师提供了两大思路,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生活实践情境包括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科技前沿等方面,如篮球运动中的物理原理、霍尔推进器的工作机制等;学习探索情境则涵盖学史、探索研究、典型问题等,像密里根油滴实验、教材典型模型等。此外,跨学科案例也为命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推荐了《我身边的高中物理问题探索》一书为发掘情境化材料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有助于从生活中挖掘物理问题,增强试题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情境化试题的设计是本次研讨的核心内容。教师们了解到,设计过程需遵循层级统整、逻辑呈现的原则。首先要明确评价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梳理内容结构确定评价水平,明确“考什么”。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评价,关联评价内容,设计层级问题,丰富题型种类,做到主客观题目1:1。编写情境问题有明确的路径,即情境选择、情境描述、情境抽象、情境设问。同时,要注重题目新颖情境的展示方式,对同一情境进行深挖,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试题评价则需关注情境问题的科学性、适切性、目的性,确保试题能够准确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后的互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金松老师肯定了大家在出题评价细目表格方面所做的努力,建议试题阅读量不宜过大,以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阅读压力。计算量也要适中,既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又不能让其陷入繁琐的计算中而忽略了物理思维的培养。 撰稿:刘佳

摄影:胡世伟、刘佳

上海市大同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上海市南车站路353号

电话: 63160973 邮箱: datong1912@126.com 邮编: 200011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11号
沪ICP备 15052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