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新背景下的化学教学与评价——大同教育集团化学联合教研活动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1-05-25 14:21:02   作者:大同中学   

2021520日上午,大同教育集团举行聚焦双新背景下的化学教学与评价的化学联合教研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秦川教授和黄浦区教育学院化学教研员刘发初老师担任评课专家,大同教育集团校、黄浦区兄弟学校化学老师参加了活动。

“同学们知道这些甜品中是什么水果吗?”大同中学梁晟斌老师以“鼻尖上的化学——羧酸衍生物”为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构建问题链,结合数字化实验进行探究。现场的尼龙合成实验,新奇的实验现象引起了学生的一片惊呼。整节课学生通过预测推理、实验探究、读图分析、自评互评等课堂活动进一步巩固了确立探索有机物结构的方法和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关系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聚焦新教材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论坛研讨中,大同中学梁晟斌老师和喻俊老师分别以“双新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实践”和“双新背景下的化学作业设计和实践”作了主题汇报。项目式学习关键在于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项目的实施即问题解决或成果实现的过程,在化学课程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而作业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高质量的作业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还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手段。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考虑作业设计的新颖性、层次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最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设计作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黄浦区化学教研员刘发初老师点评认为,本节课情境设计贴近生活、趣味性强,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实施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运用得当,有效落实了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真正地教有意思的化学、有意义的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秦川教授从酯的结构特征出发介绍了酯类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卤代烃到醇、醛、酸、酯、以及酰胺、酸酐等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换及其相关性质。秦教授结合最新化学课程标准给在座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提供宝贵的教学建议:一是要从深度和广度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注重逻辑与思维的训练,避免简单的知识灌输,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有机化学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二是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关注与有机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和新进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科学素养。

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教授从课堂教学为什么要变革、课堂教学变革指向哪里、怎么实现课堂教学变革展开了本次学术报告。他谈到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今社会发展对学科教育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变革势在必行;素养导向的化学课堂教学转型,应从学生学习的立场出发,解析知识和素养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结构。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重要的是重整教学内容,挖掘知识教育功能,而不是附加一系列外在的知识,让全体教师对课堂变革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思考。

大同教育集团理事长、大同中学校长郭金华致辞,大同中学课程改革始终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和育人主旋律,把课程改革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系统工程,提升了学校发展内涵,也铸就了具有影响力的大同课程改革品牌。

此次大同教育集团化学联合教研活动很好地体现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也充分表现出上海市大同中学作为市示范校对黄浦区化学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撰稿:大同中学化学教研组

摄影:刘春泽

上海市大同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上海市南车站路353号

电话: 63160973 邮箱: zxdat@hpe.cn 邮编: 200011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11号
沪ICP备 15052465号